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

2023-05-31

A.《论语》和《孟子》
B.《孟子》和《中庸》
C.《论语》和《中庸》
D.《孟子》和《大学》

参考答案:D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一1529年1月9日),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即将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他认为,“良知”是一切是非观念的根源,是天理乃至社会一切伦理道德的本源。在他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大学》倡导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求放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明人伦”。可见,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孟子》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