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与环境状况、气流运动和海拔髙度有关。为了证明这一理论,张教授在山上的不同高度分别打开装着煮过的培养液的瓶子,发现海拔越高,培养液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小。在山顶上,30个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只有2个长出了微生物。张教授的学生莫聪另用干草浸液为材料重复了张教授的实验,却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装了培养液的瓶子都很快长出了微生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张教授和莫聪实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 )

2023-06-09

A.只要存在氧气,微生物就会从培养液中自发地生长出来
B.培养液在加热、消毒、密封、冷却的过程中会被外界的细菌污染
C.张教授和莫聪的实验设计得都不够严密
D.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培养液一旦冷却,枯草杆菌的孢子就会复活,迅速繁殖


参考答案:D

要解释张教授和莫聪实验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就要指出二者实验中的不同之处。只有D项指出,张教授和莫聪所用的培养液不同,正是由于莫聪使用的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才会导致所有的瓶子中都会很快出现大量的微生物。A、B、C 项在二者的实验中都会出现,属于相同之处,无法解释结果的不同。故本题选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