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一种行为要构成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这种合法权益可以是国家、公共利益,也可以是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与此同时,所欲保护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不法侵害。而所谓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基于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造成其想象中的“侵害人”受到损害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些属于假想防卫?

2023-06-12

A.小明认为小方故意欺骗他导致生意失败,将不会游泳的小方推入河中
B.一老人不慎摔倒在马路上,司机张某下车查看时被路人贾某认为是肇事者,抓住扭打
C.李某看到儿子痛苦地躺在地上,误以为旁边站着的两人在殴打儿子,于是对这两人拳打脚踢
D.公交车司机陈某从后观镜看到有一乘客正在行窃,突然猛踩刹车,造成该乘客摔伤

参考答案:C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假想防卫”,其关键信息如下:
行为人基于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造成其想象中的“侵害人”受到损害的行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明个人主观认为小方将其进行了欺骗,但未体现“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不符合定义;
B项:路人贾某认为司机张某是肇事者,只是基于认识上的错误,但将司机张某抓住扭打,不属于“实施防卫行为”,不符合定义;
C项:李某误以为旁边站着的两人在殴打儿子,属于“基于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存在,实施防卫行为”,于是对这两人拳打脚踢,属于“造成其想象中的‘侵害人’受到损害”,符合定义;
D项:公交车司机发现窃贼后猛踩刹车,是面对真实发生的事件采取的措施,不属于“认识上的错误”,不符合定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