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有A、B两大类存货,A类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000元和26400元,其中A1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6000元和13400元,A2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2000元和13000元,B类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38000元和39000元,其中B1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000元和29600元,B2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0000元和9400元。若该企业采用分类比较法确定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假定期初两类存货均无计提减值,则年末该企业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 )元。

2023-06-29

A.600
B.1600
C.2600
D.3200


参考答案:B

分类比较法,指按存货类别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
A类存货计提减值的金额=28000-26400=1600(元);
B类存货的成本38000元小于可变现净值39000元,没有发生减值,
因此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为1600元。
扩展: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28000+38000-1600=64400(元)
比较:
个别比较法:
A1存货的减值额=16000-13400=2600(元),
A2存货的成本12000元小于可变现净值13000元,无减值;
B1存货的成本28000元小于可变现净值29600元,无减值,
B2存货的减值额=10000-9400=600(元)。
因此总的减值额=2600+600=3200(元),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28000+38000-3200=62800(元)。
综合比较法下:
存货的总成本=28000+38000=66000(元),总可变现净值=26400+39000=65400(元),因此减值额=66000-65400=600(元),期末存货的账面价值为65400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