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列方程解决问题》听课反思

2022-12-16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稍复杂的列方程解决问题》听课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稍复杂的列方程解决问题》听课反思昨天上午数学科组教研活动,活动内容是教学观摩与研讨,由三年教龄的小陈老师执教五年级《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虽然教龄还不到五年,但是身为班主任的小陈老师已经很有调控课堂的经验,仪态大方、沉着泠静,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投入课堂,几乎每一个孩子参与的热情都很高。

纵观整个课堂,以下几点是值得发扬值得观课的老师借鉴的。

其一,教学流程清晰,环环相扣。首先是设计了几道铺垫的题目,让学生说出各题的数量 关系。接着,出示一道置换书中例题的题作为新课的内容,并让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并解答。然后出示一道类似新课内容(这才是书中的例题)的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将两道题进行对比。在巩固阶段,重视了数量关系这一关键,让学生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并不要求完整地解答)。最后是完整解答应用题。

其二,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一,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复习铺垫;第二,能根据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熟悉程度,适当调整教材例题,使学生能更为清晰地找出等量关系。第三,在巩固运用阶段能抓住教学的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写关系式列方程不解答)。

当然,每一节课都会留下遗憾,遗憾就是一种资源。留下的遗憾会让执教者、观课者更清晰地看清课堂,更清晰地构架改进后的更为理想的课堂。

下午议课的时候,我们本着研讨和提高的意旨,提出以下的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

一、抓住教学的关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这节课的主要的数量关系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求另一个数。这也是新知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此处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独立地探索,在探索与交流中理解。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整地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完成的情况,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认知的情况,在评讲的时候根据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而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二、关注到问题中蕴含的多种等量关系,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数量之间的真正的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求另一个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往往对多或少,加或减 云里雾里的,再加上受算术解法的干扰,难以建构准确的关系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可以通过列举小数据,可以利用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学生据理力争的辩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这样,对等量关系进行变式,促进沟通各种等量关系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对一些术语的使用和做法。其一,是对方程进行验算还是对应用题进行验算?应该将结果代入原题而不仅仅是方程,代入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只能说明方程的解是正确的,而不能说明是满足应用题的解。其二,是等量关系还是数量关系。虽然等量关系特指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数量关系中的一种。但是,一般来说在方程中成为等量关系,这种称呼本身就有益于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此外各个环节后的小结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各环节直接的衔接也是一门学问。

课堂是研讨的基础,研讨是成长的基础,这些最常规的活动给人不一般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