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记录

2022-12-16

《一个粗瓷大碗》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陈、曼”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


3.通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陈、曼”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教学准备】


字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各种材质的碗的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饮食离不开各种碗,大家见过什么碗呢?


预设:木碗、不锈钢碗、陶瓷碗、玻璃碗……


师:是呀,我们生活中有各种精美的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则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这个粗瓷大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


2.出示课题《一个粗瓷大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师板书:《一个粗瓷大碗》)


3.这个粗瓷大碗还和一个抗日英雄有关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赵一曼资料。


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引出粗瓷大碗,导入课文;通过了解赵一曼的相关资料,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1)标好自然段。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读时,师相机巡视纠正学生坐姿和读音。


2.集中识字


    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生字是否都过关了。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①chén      màn      lián     gāng    


陈列   赵一曼      联军     搪瓷缸


②huán      liáng    dùn      zhēn


归还    高粱    一顿饭      侦察


(2)请一名同学领读,其他同学跟着读。去掉拼音后,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预设:加一加 部首识字 基本字识字 看图识字 相近字比较 (比一比)


点拨:


① 区分形近字(粱 梁)。


粱:高粱是农作物,因此下面是“米”。 房梁,以前的房子一般是用木头做的,因此下面是一个“木”。


② 看图识字。(侦察)


侦察:侦察是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


出示课文句子: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③ 区分多音字“还”


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辨析读音:“他还在学习”中的“还”读hái,“他去图书馆还书”中的“还”读huán。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2.探究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交流阅读收获。


预设:赵一曼把高粱米饭偷偷倒进锅里,又从另一个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赵一曼把粗瓷大碗送给了七班当菜盆。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故事脉络:把搪瓷缸子送给新战士→收到粗瓷大碗→倒掉高粱米饭盛半碗野菜粥→把粗瓷大碗当作七班的菜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自读提示中的第一个问题,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2)提问: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预设:引出下文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关联词,比如,“仅仅……但……”表示转折关系,说明这个粗瓷大碗不普通;本段最后一句话,直接点明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这个碗会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因此第1自然段奠定了文章的基调,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板书:博物馆——感人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与时间有关的词语。说说哪件事最让自己感动。


2.探究活动


(1)师:你找到有关时间的词语了吗?


预设: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开饭了→第二天开饭的时候→后来。(板书:战斗刚刚结束  开饭了  第二天  后来)


(2)师:说说哪件事最让自己感动?


预设1:赵一曼把之前吃饭用的搪瓷缸子给了新战士。


预设2:通讯员好不容易给她找到一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却让通讯员还回去。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语句,教师相机点拨。


出示句子: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师:“早就”一词体会赵一曼关心爱护战士的品质。(板书:关爱战士)


(3)出示3、4段: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要求:①想象赵一曼当时的神态,同桌互读。


②想一想,赵一曼为什么要这样说?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3.全班交流


(1)交流任务


师:指2名学生朗读赵一曼及通讯员的语言描写,想一想赵一曼为什么要这样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体会赵一曼关爱战士、以身作则的品质,体会战士们的英勇。


师:这也说明了粗瓷大碗的来历。(板书:碗的来历)


(2)交流活动


预设2:通讯员给赵一曼盛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倒掉高粱米饭盛半碗野菜粥,赵一曼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让学生感动。


①出示第5自然段句子: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师:通讯员为什么会这样想?


预设:说明赵一曼还没有吃过饱饭。


师:这里采用了心理描写,从侧面写出了赵一曼没有吃过饱饭,突出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师:那么为什么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连顿饱饭都没有吃过呢?我们来读一读那段艰苦的岁月。


②出示第6自然段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师: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我从“艰苦”“几个月”“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了解当时生活条件差。


预设2:从“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体会赵一曼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预设3:我从“得留给伤病员吃”体会大家对伤病员的关心。


③出示第7、8自然段句子: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师:你能找一找赵一曼倒饭时的动作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与战士们吃同样的饭菜)


预设1:我从“端”“走”“倒”“盛”等描写赵一曼动作的词语,体会到赵一曼以身作则、不搞特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预设:我从炊事员老李“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体会到他对赵一曼的敬佩之情。


师小结:围绕第7自然段“端”“走”“倒”“盛”等描写赵一曼动作的词语,体会赵一曼以身作则、不搞特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结合第8自然段炊事员老李“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这一神态描写,体会他对赵一曼的敬佩之情。


④提问:你觉得炊事员老李心里会想一些什么?


预设1:赵一曼作为团政委,吃的却跟大家一样,真是我们的好政委。


预设2:我们要紧紧跟随着她,与她同甘共苦,一起抗击敌人。(板书:同甘共苦  不搞特殊)


⑤提问:请学生齐读课文第9-11自然段,说一说这个粗瓷大碗最后到哪里去了?


出示第9-11自然段: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师:从小通讯员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我体会小通讯员的着急。


师提问:这个粗瓷大碗最后到哪里去了?(板书:碗消失了)


预设:(成了七班的菜盆)


(板书:碗成了七班的菜盆)


⑥出示第10自然段: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师提问:你觉得赵一曼的碗以后还会丢吗?为什么?


预设:还会丢,她总是先考虑别人。


教小结:联系课文第11自然段我们知道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而是送给了七班的战士们。只有部队里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因为她心里只装着他人,只想着他人。这也表现了她的豁达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安排主要是为了再次训练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想,深入体会文章内涵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主题概括:本文围绕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赵一曼烈士的感人故事。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她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与战士们一起同甘共苦,坚持抗日,赞美了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1.向家人讲一讲赵一曼的故事。


2.课后搜集一些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