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2022-12-16

《望天门山》实践反思


本次对于古诗的讲解我主要以:知作者——揭诗题——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为主线,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更深入的的感悟、体会天门山的雄伟秀丽,水的汹涌澎湃,以及作者对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在这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体验式感悟的教学方法”。重点则放在了读、和抓关键字两个环节体现:


一、重诵读、知诗意、品诗味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叠读等诵读方法,让读贯穿古诗教学始终,从而达到熟读读成诵的目的。这也紧紧抓住了《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的“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这个目标。


二、 抓动词、入诗境、悟诗情


古诗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带领孩子们入诗境,悟诗情,而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可以较好的帮助学生探究和领悟诗歌的意境,从而受到诗歌艺术的启迪。比如: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断”、“开”、“回”、“出”等动词从字形、字义入手,让孩子一步步从对字的初层次感知,再到孩子们通过想象对山水画面的呈现,最后到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孩子入情入境的去感受到这种山雄伟、水浩荡的气势。


为了调动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本节课我以古诗学习为主线创设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比如:识字关、正音关、韵味关、诗意关等,最后评出谁是闯关之王,效果良好。


在课后,我发现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下三点把握不是很好:1、闯关游戏的设置虽然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却未能与古诗教学很好地融合。2、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自己讲解的过多,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考虑与思考。3、在指导朗读时,在“悟情”环节中,没能更深入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学生在读时,诗人味没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