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2022-12-16

《雪孩子》这篇童话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茫茫白雪中,兔妈妈和兔宝宝堆起了可爱的小雪人,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好的情感基础。新课导入我做到了:激活性、联系性和定向性。


入情诵读  层层感悟


1 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情感需要自身的感悟,新课程目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


(1)“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就飞快地跑了过去。”


(2)“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


(3)“他飞到了天空,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  寻找情感体验切入点,体验情境


如抓住“雪孩子怕火,可是为了救小白兔,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情感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七八两个自然段是全文情感的高潮,为了将学生真正体会到雪人的美好心灵,我引导学生去练读,说: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就这么一个在成人眼中非常公式化,甚至听上去有些专业化的问题,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应该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雪孩子虽然已经变成了白云,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觉得很高兴,所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位学生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


听完孩子们的诉说,我的内心为之一震,真的不能小看这些年幼的孩子,它们那鲜活的心灵里有的是多么丰富的情感呀!


不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该如何选择呢,我顺势引导所有孩子来参与:其他小朋友,你们同意谁的意见呢?


让大家各抒已见,再根据自己的意见,用自己的方式去读这段话。这时的我绝不会,也不忍心再用自己的意见代替他们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已经在刚刚的练读中,在理解课文的情境中得到喷发,借机更应该让孩子们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读得较慢,可以看出这时她很伤心;读的时候,读到“很美很美”时,语调比较高,也读得比较快,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此时,情感的体验就像我们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后我也只是发表我的意见:我认为从“美”这个词,还能看出雪孩子的心灵美。


   就这样,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雪人美好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想象  体验真情


在第八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孩子展开充分的想像,我为孩子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假如你是被救的小白兔,会给雪孩子说句什么呢?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我让孩子看动画了解水变成雪,雪变成水的过程,更利于理解和接受,也会使课文学习升华到另一个高度。


有学生说雪孩子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有学生说雪孩子变成了很美很美的云,升到了天空中,还有的说雪孩子变成了美丽的大自然,雪融化成水滋润万物,另一个学生顺势说雪孩子还能变成美丽的春天呢!孩子们作为被救的小白兔对雪孩子的感激感谢感恩与留恋更是情动于衷,一个流传多年的经典故事被孩子们演绎得如此美妙——雪融化后变成了美丽的春天!当时我给孩子们的掌声是不由自主的。


这节课孩子的兴奋点达到了炽热化状态,从开始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到最后大胆丰富的想象,诠释了这节课孩子们的思维被真正打开,他们进行了真思考,语文思维能力得到了真正提升,使得统编教材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