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评课说课稿教学设计及记录

2022-12-16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累、添”等15个生字,会写“汽”“旁”两个字。 


2.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知道故事的由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图片(雪人),你能换一个词语说一说吗?这是一个()孩子。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的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雪孩子(板书)。


齐读课题。现在大家是不是特别想知道雪孩子发生了什么事?那老师就带你去。


【设计意图:同时运用谈话导入和图片导入,一是提高孩子的直觉思维能力,二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能迅速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听读课文,感知大意


1.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2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指生回答。集体完成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ppt(这篇课文讲述了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  ),(  )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乐,还勇敢地从(  )中救出了(  ),最后变成了一朵(  )。)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比较长,采用听读课文的方式,让学生在听完后能大致课文的内容,听读完之后能根据提示简单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三、集中识字,分享交流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齐读


2、以“灭”导入


 图片




 3.识记生字,分享方法


课件出示:


累,添,烧,哎,呀,终,浑,淋,激,烫,旺,冒,烫


请看,调皮的生字宝宝出来散步了!和他们交上朋友,他们才愿意回到课文里去!你能用什么方法认识新的生字朋友呢?一分钟时间准备,期待你们的分享!(课件出示生字和分享要求:我想和大家分享()字,我是用()的方法记住它的,我组的词语有()。)


总结:


(1)“哎”“呀”,“浑”“淋”“激”“添”偏旁归类


(2)“烧”和“终”加一加,换一换,熟字比较


(3)“累”,“冒”组词


(4)“烫”“淋”“旺”,形声字归类


4.游戏巩固


【设计意图: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让他们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如与熟字比较,偏旁归类识记,形声字归类等等识字方法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不仅认识了生字,还掌握了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效率。】


四、再读课文,学会默读


1.教师读第一至四自然段,学生边听边学着用眼睛看课文。(默读要求:手拿书本立桌面,眼离书本一尺远,转动眼睛看字词,小嘴闭上不出声。)


2.学生试着默读第五至八自然段,教师观察,再次强调默读要领)


3.默读第九至第十四自然段。(表扬不出声,不唇读,不指读的学生)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次出现默读的要求。课文较长,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分成三部分进行默读指导,逐步落实“不出声”的要求。这样降低了了难度,又便于点评指导。】


五、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知道故事的由来


1.指名读1至4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找一找:雪孩子是怎么来的?


2.教师示范读1至4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的急切,兔妈妈的耐心和亲切


3.学生自由练读,模仿老师读好小白兔和兔妈妈的语气


4.对子互读,相互评议


5.展示读,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是本课的重难点。此环节,小白兔“嚎起来”,语速可以稍微快点。教师要给出示范,并及时点评指导,提升学生的朗读。】


六、写字指导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引导学生观察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唱”“赶”“旺”“旁”。


(2)发现结构规律后,提示书写要领, 


2.范写“唱”“赶”“旺”“旁”。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2)学生练习书写,提出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将字写得正确,规范,干净。教师相机辅导。


3.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了解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的书写要领是完全不同的,从整体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掌握书写规律。最后在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中,要不断提醒孩子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七、总结并布置作业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了好多生字宝宝,这些识字方法特别有趣,咱们再学习生字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去识记生字了,对不对?我们还学会一种新的阅读方法,那就是——默读,以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用一用这个新的阅读方法了!当然啦,我们还知道了《雪孩子》这个故事的由来,那么接下来他和小白兔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明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和雪孩子一起陪小白兔玩耍,好吗?


2.布置作业


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将雪孩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也会让下一节课的内容有一些悬念,巩固本节课的旧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已学知识,会写“浑、谁、轻、候”4个字。


2.继续巩固默读,做到不出声,不唇读;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3.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巩固默读,做到不出声,不唇读;读出人物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巩固所学。


1.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2.回顾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


兔妈妈要(    ),在(    )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小白兔的家着火了,(    )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变成了很轻很轻的(    ),最后变成了一朵美丽的(    )。


【设计意图】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通过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复习字词。同时,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加以复习,体现了在语境中识字的教学策略。


二、品读课文,感悟形象。


(一)学习第4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速度要比出声朗读快。


(1)强调要领:手拿书本立桌面,眼离书本一尺远,转动眼睛看字词,小嘴闭上不出声。


2.学生交流体会小白兔开心的心情。


3.想象:小白兔还可能做些什么事情呢?(给雪孩子讲故事,给雪孩子打扮等)


(二)学习第5~8自然段,体会心情,感受雪孩子的勇敢。


过渡:小白兔添了柴,一会儿就睡着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请学生默读第5~8自然段。


2.抓重点词句,朗读体会。


课件出示: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1)读准多音字“呀”。表示惊疑时读第一声,如文中的“哎呀”;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读轻声,如“快回去呀”。


(2)积累“越(    )越(    )”。如,越飞越高、越走越快等。


(3)关注感叹号,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


课件出示:


①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②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


③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


(4)抓住语言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理,朗读第①②句,读的时候声音急促、响亮些。


(5)抓住动作体会雪孩子着急的心理,朗读第③句时,重音放在“冲、冒、找”几个动词上。指导学生想象屋子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的情景,加上动作进行朗读,感受现场情况的危急,体会雪孩子焦急的心情。


(三)学习第9~14自然段,讲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善良。


1.学生默读。


(过渡:是谁救了小白兔呢?)


2.指导学生朗读第11、12自然段:抓住“激动”,读出兔妈妈和小动物们的感激。


3.让学生说说故事的结尾。


(1)课件播放雪孩子变成了白云的视频。


(2)教师范读第13、14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思考:雪孩子到哪里去了?


5.想象说话:兔妈妈知道真相后,会对变成了白云的雪孩子说些什么?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课本插图思考。


示例:雪孩子,你快回来吧!我要跳舞给你看,唱歌给你听。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勇敢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我们要向雪孩子学习,愿意在别人有苦难的时候去帮助别人。


设计意图:


品读课文语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词句体会雪孩子的特点。注重朗读,通过想象说话、体验朗读等方式,在朗读中促进感悟。鼓励学生个性表达,抒发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


三、示范讲解,指导写字。


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1)引导学生观察本节课要求会写的“浑”“候”“轻”“谁”“汽”


(2)发现结构规律后,提示书写要领, 


2.范写“浑”“候”“轻”“谁”“汽”


(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2)学生练习书写,提出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姿势,将字写得正确,规范,干净。教师相机辅导。


3.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观察,了解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的书写要领是完全不同的,从整体上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掌握书写规律。最后在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中,要不断提醒孩子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板书设计:


20.雪孩子


雪孩子→小白兔家中失火→救小白兔→融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