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在哪里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2022-12-16

《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再加上二年级孩子学习了《我是什么》这篇课文之后,对天气现象更加的熟知,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就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


01

      语文课标中指出:“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课文,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能够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这篇童话故事更应该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以声传意,以声传情,还培养了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


展开想象,体验情感


02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想说话,体会雾的淘气。我充分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让孩子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习得写作的能力。首先,孩子们找到雾把大海、天空和太阳藏起来的景色。然后把这两段话进行对比,孩子们会发现这两段话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都用了“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句式。然后,让孩子们用这样的句式表达雾把海岸、城市以及自己藏起来时景色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学会了有条理的说话。其次,根据图片并运用“无论……还是……都……”这样的句式。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积累运用学过的词语,丰富孩子的想象。这一环节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神经,开启了学生的想象的大门。最后,在没有图片的帮助下,让孩子自己展开想象,进一步感受到雾的淘气和顽皮。孩子们掌握这种句式并能合理想象,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作者的眼里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可是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想象神经会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如:有的同学说雾是魔术师,能把所有的东西变没,又能把他们变出来等。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表达,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1.本课是一篇童话,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想把想象的内容能够有条理的表述清楚,这就要求同学们能按一定顺序说话,这样,有条理的表达,才能让倾听者听得更清晰,更乐于聆听。在讲授“雾把大海、太阳、天空、海岸、城市、自己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的这一问题时,时间有些长,这可能是因为孩子们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很通畅,还可能由于孩子年龄小抓住老师提问的关键词还是欠缺,所以导致了学习时间延长。如果把这个问题变成“雾把大海、太阳、天空、海岸、城市、自己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哪一处景色,读一读吧!”这样,同样的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来完成,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够保障有限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


   2.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备到位,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