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课堂笔记

2022-12-16

①教材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六年级的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夏天里各种事物飞快的长、跳跃的长,理解起来时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学些什么呢?这篇文章语言非常的优美,应该让学生去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思考作者如何运用巧妙的方式体现出夏天里事物迅速成长的特点。


②句子解析

1.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生物在夏天成长的共同特点是非常迅速,从“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这句话说明了这一特点。


2.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这句话写“看见”“听见”了植物的生长,短短“一天”“一夜”的生长,更突出了植物长得飞快的特点。


3.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这句话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出现的“苞蕾”“鲜花”“小果实”几种生长状态浓缩在“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较短的时间段里,巧妙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4.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几天不见”“长满”“变成”形象地表现出苔藓、草坪菜畦短短的时间里生长的状态,生动、形象。


5.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也要及时长,尽力长,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③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作者通过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作者通过描写夏天植物、动物乃至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和柏油路等事物都在生长的现象,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最后水到渠成,说明人也一样,要在自己的“夏季”尽量地用力地长。


3.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作者用“丰满”一词,有什么好处呢?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夏天里因草木的快速生长而变化着的山当成人来写,富有生命力。从“丰满”一词可以体会出:在作者眼中,夏天里的山更像体态匀称,富有韵味的成熟的女人,表现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4.“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这里,“热天”并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长”不仅仅指身体、年龄等的生长,还指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等。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汲取知识、提高能力、增长经验,不能错过成长成才的最佳时机。


5.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引用的谚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作者引用“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表达生长要趁最适宜的时机赶快长,时不待人的意思,语言生动活泼。


④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通过表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意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⑤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夏天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

第二部分(2-3):写夏天里植物、动物、山、地、河和铁轨、柏油路都在快速地成长。

第三部分(4):写夏天里人也要赶时候,尽量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