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处理原则

2023-07-22



参考答案: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急性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脱水往往是急性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关键。
(1)口服补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WHOORS)可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
(2)静脉输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患儿。
3.药物治疗
(1)控制感染。
1)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
2)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2)微生态疗法。
(3)肠黏膜保护剂。
(二)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
因迁延性、慢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病情较为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1.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营养治疗
(1)继续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儿应调整饮食。
(3)碳水化合物不耐受(也称糖原性腹泻)患儿双糖酶严重缺乏,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
(4)过敏性腹泻:应改用其他饮食。
(5)要素饮食。
(6)静脉营养。
4.药物治疗
(1)抗菌药物应慎用。
(2)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3)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
5.中医辨证论治有良好疗效,并可配合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