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我们的活动任务是“涵泳品味,体悟情感”。“涵”,就是没入水中,“泳”,即游泳。这个词表明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这首歌呢?
生:反复朗读。
师:【B】对!反复朗读,反复品味。沉潜其中,才能悟得真味。这是学习语文的规律。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教师在音乐《神秘园》的配乐中深情背诵)
师:【C】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
遍:读后请你告诉我们,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D】(学生激情吟诵)(屏显:话题一:最想问的问题:话题二:最深刻的感受)
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23-08-04

A.“活动任务”四个字体现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思想
B.诗歌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故这里应把朗读权交给学生,教师示范容易限制学生的创造性理解
C.让学生“学一学”“改一改”.既体现了教师的自信.又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D.在学生朗读后.以学生的“问题”和“感受”切入文本,符合学习规律,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

诗歌教学是让学生先读,还是教师先读,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看效果。在这段教师实录中.“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给学生的感觉不同于居高l临下的“范读”,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平等意识,“自己的理解”则是暗示给学生一种读书和朗读的方法。这位教师先读,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整体来看,教学效果甚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