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4个月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时,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又摇头又摆手,说:“xi,xi。”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尽力喊:“xi,xi。”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
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023-08-07



参考答案:

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特点: 本案例的孩子使用的“ta”实际上代表“糖”,而使用的“xi”既可以表示肯定的“是”,也可以表示否定的“不是”。因此,此案例中的儿童其言语发展处在单词句阶段:即言语表达不够明确,语音不够清晰,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
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笑话儿童,应教儿童正确的发音和完整的语句,同时还应注意:
①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幼儿本身言语交往的需要,对其言语发展非常重要。为幼儿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如下:
a.亲子之间交往。主要包括:第一,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及早对孩子说话。第二,养成对孩子言语的敏感性。第三,善于倾听幼儿的谈话。
b.同伴之间的言语交往。主要包括:第一,要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地与同伴交往。第二,幼儿和同伴一起游戏。特别是进行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自然产生言语交往的需要,自愿地、没有任何强迫地学会按常规习惯说话。
c.师生之间的言语交往。在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其言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师生之间的言语交往要注意:第一,教师要特别注意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第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言语活动的双向交往。
②讲究教法。儿童学习语言有两种途径:一是模仿,二是强化。在模仿和强化的基础上,儿童会有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正确的教法非常重要,在教孩子说话过程中要注意:
a.儿童往往通过模仿学习语言,因此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榜样。
b.强化在儿童学习语言中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强化原则常用于指导孩子学说话,练习说话和纠正不良的说话习惯。
c.良好的教法就是使幼儿获得正确使用言语示范和有正确指导的练习。
③鼓励言语创造性。儿童在学习和使用语言中的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在儿童言语活动中,有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模仿和创造性往往相结合。
④培养“前读写”兴趣。幼儿期主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时期,此时期在为读写作准备时,最重要的是培养读写兴趣,而不要在学前已使孩子对学习读写产生厌烦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