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试述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2023-08-07



参考答案: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很多,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及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方面,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得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的区分与辨别,提高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问题解决经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基础。
(2)在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方面,首先要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教授相应的心智技能.也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其次要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明确地、有意识地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3)在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方面,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不提倡运用题海战术;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的不同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练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练、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比如,既要训练学生解决有结构的问题,又要训练他们面对无结构问题存在的事实;既要有直接利用领会的知识进行解答的基本问题,又要有灵活、综合利用有关知识进行解答的较复杂的问题;既要有一般的语言文字问题,又要有一定数量的动手操作的问题;既要有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问题,又要有适当的结合现实的实际问题。既可以要求学生去解决、回答有关的问题,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去提问题、编问题。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
(4)最后,在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方面,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对平常事物多观察;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也就是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对不同的学生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