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赣美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课:《汉字的艺术魅力一中国书法篆刻艺术欣赏》的教学片段,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同课导构镜头一:教学中邓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3分钟视频介绍汉字的艺术魅力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课题。
镜头二:陈老师通过多媒体图片欣赏、……、探索、合作学习讲授书法字体的变化和篆刻艺术。
问题1:本课属于什么学习领域?(1分)此学段本领域的目标是什么?(3分)
问题2:说一说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1分)就以上案例来说一说哪一老师运用的更合理?(3分)
问题3:结合镜头二新课环节中的教学知识目标,简述中国书法按照字体变化的先后可分为哪几类书体?(2分)
问题4:结合本课知识点,简述篆刻艺术的发展过程。(2分)

2023-08-08



参考答案:

(1)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包括: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2)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将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是对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
我认为陈老师的做法更合理。
因为陈老师做到了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中陈老师明确了以学生为本,并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案例中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方式进行学习。
发展他们的发展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
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案例中陈老师通过让学生接触书法作品以及生活中的汉字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所以陈老师做的更好。
(3)书法字体按照变化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4)篆刻艺术是书法、绘画、雕刻结合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己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先秦时,篆刻印章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帝王用印称“玺”或“宝”为天子所专用,官、私所用均改称“印”。明清时期,文人治印,多用篆书,故称印章为篆刻。篆刻的面积虽小,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在欣赏篆刻时,也主要欣赏的是它文字的线条美、结构美、布局美和刀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