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1岁。大量饮酒30余年。1天前出现呕血,并排柏油样便,并出现意识恍惚。查体:BP80/40mmHg,巩膜及周身皮肤黄染,言语不清,定向力丧失,计算能力下降,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高,脑电图异常。血常规:Hb62g/L,血气分析:pH7.51,血清钾:2.7mmol/L,血氨280μmol/L。诊断:肝性脑病。

2023-08-15

若患者出现狂躁不安,可给予下列哪种药物
A.吗啡
B.水合氯醛
C.哌替啶
D.氯丙嗪
E.异丙嗪

参考答案:E

1.肝性脑病临床分期:一期(前驱期):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轻度精神异常,可有扑翼样震颤。二期(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如衣冠不整或随地大小便)、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障碍。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有扑翼样震颤。三期(昏睡期):昏睡,但可唤醒,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有扑翼样震颤,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阳性。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能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最近已被更名为轻微肝性脑病。该患者符合二期临床表现。
4.当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出现烦躁、抽搐时,禁用鸦片类、巴比妥类、苯二氮革类镇静剂,可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
5.亚临床肝性脑病最近已被更名为轻微肝性脑病,是指临床上患者虽无肝性脑病的症状和体征,可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但用精细的智力测验和(或)电生理检测可发现异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