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预算草案编制过于简单,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代表没有办法审议。如何打破程序合法、实质虚置的预算监督格局?关键是要让人大代表看懂并盯紧这些钱是否在合法、合理地流动。在预算审查监督由程序向实质挺进的历程中,我们不能忘却一个技术细节,那就是部门预算的设计和推行。通过《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提前编制预算等要求”。这是1999年人大在审议财政预算时提出的一段描述,根据这段材料,试述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2023-08-23

(一)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

(一)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政府财政预算所具有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调节市场资源配置的不足或弥补市场配置的缺陷,将有限的财政资源配置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此,要求政府预算支出走向公开、公正、透明,克服预算支出分配中的不规范和扭曲行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这一要求而提出和实施的。
1.有利于规范政府、财政和部门支出行为。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部门的支出来自不同的渠道,不利于统筹安排。按照预算管理改革的新要求,实行部门预算后,部门所有收入都编入一本预算中,构成本部门的一个完整的预算。财政部门主要是制定各项支出定额标准,审核重点支出的保障程度,将资金一次性规范、透明地分配到单位和具体项目。政府追加预算和动用预备费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并接受来自多方面的监督,不得多头批钱、随意突破预算。
2.有利于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高预算的透明度。长期以来预算编制缺乏具体性,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只有几页,内行人说不清,外行人看不懂。为了应付不断出现的追加支出,财政层层留有机动财力,这种状况不利于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部门预算后,部门的各种收支都编人预算,公开透明,各种支出详细地列示清楚,使部门各方面的支出有限制、有标准。财政通过审查预算执行情况就可以弄清部门支出有无违规违法行为,才能真正将财政监督延伸到各个方面。
3.编制部门预算是贯彻预算法的要求。预算法第四条规定:“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组成”。但是,多年来财政部报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的预算草案一直是按收入类别和支出功能分类编报的,虽然符合预算法第十九条的规定,但没有达到预算法第四条的要求。即没有将中央预算细化到部门,而是在全国人大批准预算草案后,经过一段时间协商,才将预算再分配给中央有关部门。
4.编制部门预算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和约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由于现行预算编制较粗,预算管理也比较粗放,预算随意性大,追加追减的情况时有发生。推行部门预算编制改革,采用零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区别轻重缓急,科学规范安排财政支出,能够从源头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对重点支出项目的资金保障程度。部门预算编制完成后经各级人大批准后产生法律效力,成为部门支出的依据,非经法律程序不得调整和变更。这就使部门支出在严格的法律指导下进行,使每一笔支出都严格按预算支出,部门资金的使用明明白白,真正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客观上促进各级领导增强预算法制观念,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通过实行预算的项目管理,可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编制部门预算也是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方针,实现依法理财的客观要求。从近几年审计情况来看,一些单位之所以出现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一些人之所以在廉洁问题上栽了跟头,除了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还是管理制度不够科学、不够健全。实行预算编制改革,通过统筹预算内外资金,细化预算编制,制定部门支出标准和定额,统一账户管理,能够从源头上把好资金管理关口,从制度上有效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