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75岁。诉大便稀滤反复2月余,颜色发黑,日行1~2次,或夹有黏液,腹部隐隐作痛,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五心烦热,口干,饮食睡眠尚可,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查体:体温37.6℃,脉搏87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6/80mmHg。血常规:红细胞计数8.0×109/L;大便隐血阳性;CEA:25ug/L。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伴糜烂;肠镜检查示:升结肠可见一溃疡性病变,大小约2.0×50px,表面糜烂坏死,低凹陷,覆较多坏死物,周边黏膜肿胀,病变组织质脆。患者要求中医治疗。
根据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该患者,可采用的中医治法、方剂及药物是什么?

2023-08-28



参考答案:

患者辨病为便血,因患者主症为大便稀溏、色黑,且实验室检查示大便隐血阳性。所以辨病为血证 便血。辨证为气不摄血、气阴两虚证。患者老年女性,见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为气血两虚之象。脾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脉外,故便血;气血不足,不养神机,则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视物昏花。但患者病程较长,血液亦为阴液,阴血亏虚,不能敛阳,则生内热,故见五心烦热,口干,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因此辨证为气不摄血、气阴两虚之证。治疗应益气养阴,补血止血。方剂用归脾汤合生脉散加减。具体药物如下:
炒白术10g 生黄芪15g 当归9g 炙甘草6g
木香6g 龙眼肉6g 茯苓10g 远志6g
槐花炭12g 侧柏叶炭12g 大蓟6g 地榆炭6g
人参6g 麦冬12g 五味子6g 仙鹤草9g
7副,日一剂,水煎分两次饭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