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房改扩建项目需新增一条生产线,为保证原生产线的生产,采用了不停产的施工方法。施工单位制定了设备基础部分施工方案,其中设备基础开挖和支护方法规定:基础基坑分层开挖,采用土钉墙支护,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上层土钉墙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50% 后,开挖下层土方并进行下层土钉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新基坑开挖,导致原有设备基础出现局部下沉,施工单位经检查和分析,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1 :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对原设备基础进行加固,加固期需要10d ,但不影响正常生产,该方案的费用为7 万元。
方案2. 暂停原设备运转,待新设备基础回填完毕后再开始生产,新设备基础施工需停产6d , 每天因停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 万元。
问题
?1. 对上述事故处理时,应采用哪种处理方案?
?2. 施工单位制定的基础施工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 对土钉墙的质量应如何检测?
?4. 土钉施工有哪些具体的质量要求?

2023-05-13



参考答案:

1.方案1 直接损失为7 万元。方案2 为2×6 = 12 万元。为减少经济损失应采用方案1 。 2.施工单位制定的基础施工方案不妥。原因是士钉墙施工时,上层土钉注浆及喷射混凝土面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 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进行下层土钉施工。
3.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 ,且不应少于3 根。墙面喷射混凝土厚度应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宜每100m2墙面积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 点。
4.土钉施工的具体质量要求有:
(1)上层土钉注浆以及喷射混凝土面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2)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在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宜为±20mm。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3)土钉成孔施工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允许偏差±5mm; 孔距允许偏差±100mm; 成孔倾角允许偏差±5%。
(4)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 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l质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m;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
(5)喷射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钢筋网与土钉应连接牢固。
(6)土钉注浆材料宜选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水泥浆的水胶比宜为0.5,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1:1-1:2(重量比) ,水胶比宜为0.38-0.45; 水泥浆、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7)注浆前应将孔内残留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其管路;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250-500mm处,空口部位宜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土钉钢筋应设定位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