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五)

2023-02-1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五)

1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让学生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5、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2学情分析

位置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能用第几描述物体的位置,还经历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找到物体的位置,初级积累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经验,教材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描述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从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抽象成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再抽象成方格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做到很好地额过度和斜街,培养推理的能力和意识,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教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