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2023-02-13

第四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的相加减的算理。

3、情感目标: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要先通分,后加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1、激发学习热情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愿意接收挑战吗?

生:“愿意”

师:好,同学们都很勇敢。老师昨天碰到小红和小明在家折纸,可是到后面他们碰到了一个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今天看一下我们班的同学能不能齐心协力的把这个难题解决呢?这个难题到底是什么呢?

2、提出悬疑问题

丫丫用了一张彩纸的1/2折了一朵花,红红用一张纸的2/3折了一朵小花?这个时候小红突然想知道总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可始终不知道怎么计算。你能帮他们计算吗?能先列出算式吗?

引入课题: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同学们自己先拿一张纸试试,可以同桌合作。

想一想总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1、自主探索算法

师:同学们心里都大概有了自己的认识,那就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得数也可以运用我们刚刚开始做的纸片帮助解决,算完后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并注意发现不同的算法。

2、讨论交流算法

师:谁能说说是怎样解决的呢?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典型的算法:

方法一:利用折纸直观的感觉算法

教师说明:把数置于图形中去理解,往往事情会变得简单,这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板书:数形结合思想)

方法二:

1、学生代表板书。(1/2+2/3这是未学过的)

2、观察算式过程,提出自己的看法。

①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 ,即: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

(3/6+2/3这是已学过的)

②再相加

“化未知未已知”即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大的作用。

教师可以再次利用图示法理解先通分的算理

(两等份1/2)+(三等份2/3)=(六等份3/6)+(六等份2/3)=(六等份7/6)

三、层层推进,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红红比丫丫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算法。

选一两个典型的小组进行口述。

四、展示自己(即时练习)

①2/5+7/20 ②3/4-2/3

先让学生独自完成(学生板书),师生针对性的指导并由学生说出理由。

教师总结(强调约分)

五、归纳算法

师:同学们,那我们来总结一下,怎么进行分母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加减法呢?

可以指名叫一部分同学回答,其他学生做补充,教师最后做小结:分母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加减,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把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六、学以致用(课本28页)

某市实施三年“退耕还林”工程,第一年完成了计划的2/5,第二年完成了计划的3/10 ,第三年完成了计划的2/5,三年共完成了计划的几分之几?

七、即时练习

①4/11+1/3+2/3+7/11 ②0.3+2/5+9/20

八、全课总结

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可以使你一时受用,学习一种思想可以使你受用一生。

九、作业布置

29页作业1题、2题、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