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6.1.1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2023-02-13


面积

教材第58~60页内容。

1.感受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掌握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意识到面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比较两个封闭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方格纸,图片,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下图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1.观察主题图。

老师出示教室的一角场景图,这幅图中所画的场景你们熟悉吗?都有哪些物体?

老师提问:看看黑板面和课本封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

(指名让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老师: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积比较小。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桌面的面积比较大,椅子面的面积比较小)

老师提问:你能指出一些物体的面,并比较它们的面积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老师提问:怎样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1)老师出示两个大小悬殊的平面图形。

   

学生:通过观察能看出左边的长方形面积大,右边的长方形面积小。

(2)老师出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平面图形。

老师提问:你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那么,到底谁的面积大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

学生动手尝试。

学生汇报:

①看不出哪一个面积大。

②重叠在一起也比不出来。

老师:你能通过数方格比较大小吗?

学生:左边的长方形有16格,右边的长方形有15格,左边长方形面积大。

3.试一试。

(1)比较下图中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在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结果: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2)每人画两个平面图形,并与同桌比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回忆比较两物体面积的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

2.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1)让学生说说比较面积的方法。

(2)全班订正答案。

3.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1)让学生独立操作。

(2)全班讨论交流。

4.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1)让同学说说在方格图上如何比较面积大小。

(2)学生动手操作。

(3)全班订正答案。

1.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2.奶奶围着小树林(如下图)散步,每分走60m,5分钟能走完一圈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青海省面积最大,江苏省面积最小。

3. 略

4. 的面积最大,因为它所用的方格最多,是16格,所以面积最大。

思维训练

1. ②空地用的方砖多。45+48=93(块),两块空地一共要用93块方砖。

2. 60×5=300(m) 小树林一圈大于300m,所以5分钟不能走完一圈。

第58页例题教学面积的意义。结合教室里的实例,按照“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这样的线索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面积的意义。

第59页例题教学内容有两点: 一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二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本例题的学习,继续知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题出示了两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比较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他们认知迁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前面例题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时,使用的方法是观察,因为相比的两个面大小差异很明显,一看就知道。这个例题中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察难以作出判断。于是,要采用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比,或者用数方格的方法,当然,学生还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数方格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积极的影响。

世界面积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其中不包括邻近属海面积,约16525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流域面积约705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面积82103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是里海(里海是咸水湖),面积约371000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珊瑚礁是大堡礁,总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