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练习四》教案教学设计

2023-02-13

练习四。 (教材第58~60页)

1.帮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查缺补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使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形成体系。

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尺子等。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第五单元的新知识我们都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同学们可以将这个单元中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2.下面给大家点时间,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

1.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生: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及进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生:面积。

师:你还记得什么是面积吗?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形成知识体系。

师:本单元我们以面积为中心,主要研究了面积单位及进率,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三方面的内容。

板书:

(1)面积单位及进率。

师:请你从小到大说出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及进率。

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板书:

用手演示一下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2)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图形的面积?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研究其他图形的面积,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是我们今后研究其他图形面积的基础。谁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设计意图:课堂上,学生自主回忆,自我整理,再倾听同伴意见,互相补充,探究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然后进行总结汇报,让学生在回忆思考的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师用课件依次出示教材第58页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选择题目指名学生到黑板板演。然后师生交流评议。

第1题让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

第2题让学生理解面积的大小是用一个一个的单位铺出来的。

第3题让学生注意到判断面积的大小只要数的格子一样大就可以了,不是说一定要1平方厘米的格子才行,让学生理解单位这个概念,培养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

第4题让学生对常见物体表面的面积有个具体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5题练习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

第6题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分辨它们的解法。

2.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9页第7、8题。

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做完后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播放,师生交流评议。

第7题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练习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第8题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知道周长可以先求出边长,然后就可以求出面积了。

【设计意图:设计的练习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既对基础知识进行深化,又使学生在练习中灵活运用】

师:通过这节复习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原来分不清周长和面积,现在可以分清了,这是我的收获。

生2:我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熟练多了。

生3: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虽然用铺格子的方法是可以的,但是很麻烦。还是用我们总结出来的计算方法好。

生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

生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生6: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师肯定学生的发言。

练 习 四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A 类

1.填空。

800平方分米 = (  )平方米  20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150厘米=(  )分米

30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50米=(  )厘米

(考查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转化方法;能力要求:会进行面积单位转化)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米)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B 类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45米,比宽多13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用两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能力要求:解决关于周长和面积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8 2000 15 3000 5 1 15000

2. 169平方米  135平方米 625平方米  444平方米

B 类:

1. 45-13=32(米) 45×32=1440(平方米)

2. 周长(6+6+6)×2=36(厘米)  面积 6×6×2=72(平方厘米)

教材第58页“练习四 ”

1. 略

2. 4平方厘米 6平方厘米 7平方厘米 8平方厘米

3. (1)正方形的面积大于圆的面积

(2)一样大 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

4. (1)米 (2)平方米 (3)平方厘米 (4)平方厘米

5. 7  30  15 200

6. 面积64平方米  周长40米

7. (1)20块 (2)5×5=25(平方分米) 25×20=500(平方分米) 500平方分米=5平方米

8. 16÷4=4(厘米) 4×4=16(平方厘米)

9. 拼法一:面积6×8=48(平方分米) 周长(8+6)×2=28(分米)

拼法二:面积12×4=48(平方分米) 周长(12+4)×2=32(分米)

10. (1)2×2×180=720(平方分米)

(2)720÷(2×3)=120(块)

(3)180×5=900(元)  120×7=840(元)  840900,用第二种地砖便宜。

11. 32÷2=16(张)  15÷2=7(张)……1(厘米) 16×7=112(张)

12. (1)

长/厘米 7 6 5 4

宽/厘米 1 2 3 4

周长/厘米 16 16 16 16

面积/平方厘米 7 12 15 16

  发现:周长不变,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2)

边长/厘米 1 2 3

周长/厘米 4 8 12

面积/平方厘米 1 4 9

  发现:边长乘2,周长也乘2,面积乘4;边长乘3,周长也乘3,面积乘9……

(3)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