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2022-12-16

一、写字指导,扎实有效


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好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在教学中,孙老师非常重视写字指导。一是注重示范。在板书课题中的“寒”字时,孙老师提醒学生:上面是个“宝盖”,“横钩”的“钩”要指向字的中心;下面的“撇”“捺”要舒展。书写“号”字时,孙老师示范:中间一横要写长。二是观察比较。在学生默写“枯”与“却”后,孙老师展示了两个同学写的字,让学生看一看,评一评哪一个写得更漂亮一些。以此强调不仅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写美观。写“枯”字,“木字旁”最后一笔的“点”要落在垂露竖的中间位置。写“却”字,要做到“左右紧靠,左高右低,左边“去”的收笔注意避让。三是给足时间。没有充分的时间,学生自己写字往往会走过场。在提示写字要点之后,孙老师让学生对照老师的书写,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再写两遍。写完后,让同学和刚才的字作比较,看看有没有进步。


二、朗读训练,有序推进


教材要求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即扮演喜鹊和寒号鸟,读出各自说话时的语气。为达成这个教学目标,孙老师精心安排了朗读指导的“序”。一是读正确。先请学生自己读课文,把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画出来,然后逐句把对话内容读正确。二是读懂意思。孙老师用主问题启发学生:从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中,你能读懂了什么?学生逐步读懂了喜鹊对寒号鸟很关心、寒号鸟很懒惰。三是读出心情。在学生读懂喜鹊和寒号鸟对话的基础上,孙老师引领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再来体会喜鹊和寒号鸟说话时的心情,为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做好准备。四是模仿朗读。对于比较难读的寒号鸟的话,孙老师为学生示范朗读,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怎样才能读出寒号鸟的“懒”和“烦”。然后,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朗读,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再加进一些动作,读好寒号鸟的两句哀号。




三、感悟道理,水到渠成


《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寒号鸟贪图一时享乐,不肯搭窝,在寒冬来临时被冻死在崖缝里。这则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人,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理解这个寓意,对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孙老师没有生硬地将故事的寓意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巧妙引领让学生逐步悟出这个道理。孙老师抓住核心问题启发学生:“它们原来比邻而居,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在学生回答“每天只知道玩和睡”时,孙老师顺水推舟:能多玩一会儿——“就多玩一会儿”;能多睡一会儿——“就多睡一会儿”;过一天——“就算一天”。从而让学生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记住了“得过且过,将来难过”的教训,自然悟得故事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