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13课画杨桃课堂笔记知识点整理

2022-12-16

①主要内容:

    通过记叙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让同学们亲自观察,接受教育,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道理。


②脉络梳理: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图画课上,“我”认真地画杨桃,但我把画交出去的时候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

第二部分(第5—16自然段):写老师引导同学们在亲自观察中感受事物。

第三部分(第17、18自然段):写老师以“我”的画为例,教育同学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以及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画杨桃

③词句赏析:

1.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大笑”是几个同学看到“我”画的杨桃后的第一反应,他们认为“我”画的根本不是杨桃。这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我”看杨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十分熟悉。

2.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问大家:“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看、坐、审视” 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老师并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从“我”的角度去观察杨桃,说明老师注重实事求是,没有轻易下结论。

3.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神情变得严肃”,是因为老师对同学们的反应不满意,“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这引起了他的沉思,他意识到同学们不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还盲目地嘲笑别人。

4.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嘲笑“我”的同学亲自观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5.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

“和颜悦色”是对老师的神态描写,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神情发生了变化。


④课文重难点探究: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画出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我”画杨桃时,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我”画出的杨桃就是“我”看到的杨桃的样子,是五个角的。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师没有笑,而是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观察,并让嘲笑“我”的同学也坐到“我”的座位上观察,让他们接受教育,明白道理。

3.“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

老师的话有三层意思:一是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作画要实事求是;二是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而要弄清画画的人为什么画成这个样子,之后再发表意见。

4.老师为什么不把问题告诉学生,而要反复提出问题?

老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在亲自观察中认识事物、感受事物,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