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16课表里的生物课文解读

2022-12-16

①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的“我”是个天真无邪、善于观察和思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孩子。


②段落大纲:

全文共2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以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猜测爸爸的手表里有个生物。

第二部分(10—19):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第三部分(20、21):写“我”持续很久见人就说起父亲表里的蝎子。

表里的生物

③词句赏析:

1.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开篇交代了“我”的生活环境,为“我”产生的观点作铺垫。


2.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听到过机器的声音。听到的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和三弦的声音都是活的生物发出的。作者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充满了童真童趣。

3.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尽管这个观点会让人觉得很幼稚,却表现了小时候的“我”是个很善于思考的孩子。

4.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可是”表转折,提出父亲的表根本不是活的生物,“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并且“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明显与“我”的结论不想符。作者还将表发出的声音与熟悉的生物发出的声音进行对比,突出了表声音的清脆、柔和、单调、不停歇的特点。

5.“只许听,不许动。”

   这是父亲第一次说“不许动”,这更增加了表的神秘感,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6.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得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渴望能够打开那块表看个究竟。

7.越不许我动,我就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这句话将小孩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8.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这句话表现了“我” 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得到满足时的紧张心情。

9.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看得入神”“美丽的世界”既表现了“我”对表的喜爱之情,又突出“我”对未知事物强烈的好奇心。

10.“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这句话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既是为了阻止“我”随便动,也是因为对“我”这样小的孩子无法讲清楚表这种精密的东西的构造原理。

1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这句话写出了自己对美丽世界里有丑陋的蝎子的不理解。之所以感到愉快,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现在,父亲告诉“我”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有一只蝎子关在表里,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

12.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儿童有趣的内心世界,“我” 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13.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这样的话”指的是“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幼稚,明白了父亲表里没有小蝎子,也明白了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所以不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