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初中二年级班主任刘老师班上的学生李某,因交朋友不当参与了聚众斗殴案,被公安局拘留.刘老师建议学校立刻将李某开除,以对其他学生产生警示作用。为了更好地对其他未成年人起到教育作用,刘老师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通讯报道,文中采用李某的真实姓名详细描述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经过,并在当地的晚报上发表。
根据上述材料,刘老师的做法( )。

2023-08-18

A.能够体现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能更好地发挥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B.表现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大家对教育的思考
C.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D.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C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刘老师在通讯报道中使用李某的真实姓名,属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刘老师建议学校将李某开除,侵犯了李某的受教育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