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师在讲解《诗经?蒹葭》时的课堂实录(导入环节),回答问题。
(播放“在水一方”的交响曲)
师:这是一首温婉动人的交响曲,它仿佛把我们的思绪带到有着绿色的山、青翠的树、潺潺的流水这样一个澄清的境界,非常美。。你喜欢吗?用最形象的语言说说你的感受。
生1:喜欢。这支曲子悠扬动听,它有时像弯弯曲曲的小溪,有时又像开阔奔涌的江河。
师:比喻很贴切。
生2:我感觉自己在蓝天碧水之间,远处有一叶小舟在飘荡。
生3:这首曲子叫“在水一方”,我听我妈妈唱过。我觉得眼前像有一幅画,一大片的水,迷迷茫茫,好悠远,好深邃。
师:形象具体,色彩明晰,想象的画面是历历在目。《在水一方》本是一首歌。它的歌词是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写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都是她的作品。琼瑶的文学素养绝大一部分来自于古典诗词。《在水一方》就是她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水一方》的原版。学完后,相信你也会写歌。请大家自读一遍,给不认识的字落实字音。
下面对这段教学导入,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2023-08-04

A.以乐曲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知不觉中传达给学生大量信息,属于情境导人法
B.歌曲导入,形式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对使用歌曲《在水一方》的解释多余,可删去.使导入更加简练
C.以乐曲导入,为学生接下来感受文本表现出来的传统诗歌的淳朴音乐美,奠定了基础
D.由乐曲人手,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形象思维,培养形象表达,可谓一石三鸟


参考答案:B

对使用歌曲《在水一方》的解释不多余,教师对其进行解释,是为了引出它和《蒹葭》的关系.从而顺利进入教学内容,让导入环节和教学内容联系更加紧密。故B项错误,当选。

相关推荐